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天天微速讯:一生献给大瑶山的“瑶绣娘”

2023-06-03 00:55:38 来源:中国日报网

她不善言辞,却抢救出了即将流逝的传统技艺;她是一名普通的“瑶绣娘”,却靠这门技术“带火”大瑶山里的一个产业;她大爱无疆,手把手将致富的“法宝”传递给乡亲父老,她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瑶族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凤香。

赵凤香教学生织绣。来宾市文明办供图

她用执着抢救千年非遗


(资料图)

“小时候,母亲就对我说‘一针一线都是我们瑶山女人的心,绣好了,穿在身上就能把心贴在一起’。”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瑶绣长大的赵凤香是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人,今年也54岁了。7岁起她就师从奶奶、妈妈学瑶绣,年轻时就成了十里八村闻名的“瑶绣娘”。

然而随着改革发展的浪潮吹进大瑶山,一针一线的瑶绣显得跟不上五光十色的时代浪潮。“妈你别秀了,这东西没人要了。”面对儿子的劝说,不善言辞的赵凤香只是更加用心地翻飞着手里的针线——她坚信先祖留下的东西有独特的美。

就这样,一门独特的手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赵凤香的一挑一勾中抢救保留了下来。

盘纹交错、绚丽精美的瑶绣就是瑶族文化的体现,就是民族的魂魄。随着民族的、特色的原生态产品逐渐被人们追捧,瑶绣不但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凤香也成为了当地传承代表人物。

2006年,赵凤香靠着织绣手艺开起了店面,实现了从“瑶绣娘”到“老板娘”的转变。看着捧着瑶绣啧啧称奇的“老外”她开心地笑了,儿子也默默地拿起针线虚心向妈妈讨教那方寸间的技艺。

2016年,短视频开始走红,赵凤香很快掌握了“流量密码”,言辞不多的她靠着拍摄瑶绣技艺、瑶族服饰、文创产品,吸引了数千“粉丝”。很多人慕名而来,小店年营业额达50万元。

瑶服展示。来宾市文明办供图

她无私付出带富一方群众

那一年,扶贫致富奔小康的号角吹响,政府工作人员找到赵凤香问:“可不可以用瑶绣带富群众?”

“我是瑶家女,我会的都是大瑶山给的,我的就是大家的。”赵凤香的回答斩钉截铁。

她把样品和材料免费发给会织绣的群众,收集成品加工制作成服装、服饰、挎包、背包出售,销售的钱除了成本她全部返给群众。特别是10余名老年留守妇女,靠着赵凤香提供的材料,做针线活月入千余元。

6年来,赵凤香坚持到金秀10个乡(镇)和学校开展织绣培训,她教授过的学生多达2000多人,从事瑶绣产业致富脱贫的群众也多达300多人。一个濒危的技艺,变成了当地人致富的产业。

赵凤香不但能教大家绣出传统服饰,还能在瑶绣图案、针线原料上改革创新,使得图案更加醒目明艳,美观大方——瑶绣在赵凤香带出的一批新“瑶绣娘”手里焕发出新的异彩。她还带领大家,根据瑶族妇女的着装,大量开发瑶包、围巾、香包、工艺品等,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供不应求。

如今,赵凤香的小店成了来学习的妇女们的“免费课堂”,也擦亮了“非遗+振兴乡村”的金字招牌。虽然有了名气和荣誉,赵凤香依旧坚持免费把样品和材料分散给大家,然后高价收集回来,加工成服装、服饰、挎包、背包等产品,利润惠及大家。每当有人到店铺学习织绣,她就会放下手里的活,很耐心地教授织绣方法和技巧。周而复始,100多名当地的瑶族妇女和学生,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农闲、寒暑假时通过学习织绣赚取额外收入补贴家用。

去年,赵凤香干脆免费组织集中学习,并与妇女姐妹们签订长期用工合同,让她们通过完成订单产品成为“熟手”。特别是10多名生活困难妇女和留守妇女成了店里的专业“绣娘”,她们实现人均月收入5000余元。赵凤香的工作室也因此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命名为“全区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

赵凤香在织绣。来宾市文明办供图

她帮扶济困传承瑶乡美德

“我是大瑶山的女人,我的一切都是大瑶山的。”这是赵凤香的口头禅,也是她的人生信念。2015年,赵凤香在收集瑶绣材料时听闻大樟乡瓦厂村一对奶孙因家庭发生变故生活凄苦,她夜不能寐,拉着老公连夜驱车回村里将他们接到金秀县城的家里。“孩子,读书,你的费用我包了。”一个承诺就是8年,一个承诺就是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漫长历程,赵凤香还时常照顾着孩子年迈的老奶奶。

瓦厂村一村民病重,她捐助500元;蒙冲屯有一个小孩患白血病,她捐600元。每次返乡时,她都偷偷给村里老人送一件衣裳、塞一张钞票……十余年赵凤香除了经营的小店,没攒下什么家底,却捐资捐物达8万余元。

为了传承心爱的瑶绣,赵凤香多次参加区内外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瑶族织绣作品展示,多次获奖。其中她的刺绣作品《帽顶盖花》获2019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她还参加了上海炎黄民间传统工艺博览馆揭牌仪式瑶族工艺品展、陕西省艺术馆“锦绣辉煌——中国西部民间刺绣艺术精品联展”以及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获传承人展示奖。2021年赵凤香获“来宾工匠”称号,2023年,赵凤香荣获来宾市“最美志愿者”称号。

如今的赵凤香颇有心得:“我要做一个一生献给大瑶山的‘瑶绣娘’,我要走一条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再让文化产品反哺非遗传承的路。”

为了这条路,赵凤香继续翻飞着针和线,绣出大瑶山的美丽、绣出瑶族文化的魅力、绣出瑶族同胞的美德。(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标签: